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
钱家生活
当前位置:
理论园地
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“长三角”繁荣的奠基人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26 | 129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钱镠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 今日“长三角”繁荣的奠基人


唐末五代十国时期,藩镇纷争,割地自雄,民不聊生,被史学家称为“斯乱极矣”、“天理几乎其灭矣”。唯有吴越国国王钱镠独具远见卓识,善事中国、保境安民,使一方百姓安居乐业,并由此奠定“长三角”繁荣的历史基础。临安是钱镠的出生地和归葬地,历史赋予了临安一笔宝贵财富——钱王文化。当前,我市高度重视发挥钱王文化作用,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了要“做好钱王文化的深度挖掘弘扬工作”。为此,本报将逐期刊出钱王文化有关内容,以便读者全面深入了解钱镠生平及钱王文化,更好地传承钱王文化精髓,丰富群众物质精神生活,提升城市品味。


唐末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,其开国之君,临安人钱鏐被誉为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”的奠基人,他实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,兴修水利,重视农桑,开拓海运,发展贸易,体察民情,服从中央,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为当年吴越国富甲东南和今日“长三角”的繁荣作出了历史性贡献。而且他治家极严,他的家训对钱氏后裔影响极深,使钱氏家族成为继孔氏家族之后的又一望族。


尚武好勇 弃学贩盐


唐宣宗大中六年(852)二月十六日,钱镠生于临安县石镜乡临水里。出生时相貌丑陋,其父钱宽视为不祥,欲弃之于水井,幸阿婆制止才保性命,故其小名婆留。钱镠自小识度过人,常和村里孩童游戏于石镜山,山上有棵大树,树旁有一块大石头,钱镠常站在石头上指挥孩童列队操练,口令颇有章法。


钱镠七岁入私塾,读过《春秋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孙子兵法》等书,并稍通图纬诸书。但他从小喜武厌文,年龄稍长便效仿乡兵操练,舞刀弄枪,勤习武艺,拳脚功夫渐进,骑射本领超群,特别善使长槊,练就了一身本领,并以解仇报怨、扶贫济困、争强显胜为能事。


唐朝后期皇帝昏庸,宦官擅权,社会矛盾激化,百姓生活穷苦。钱镠祖辈家境贫寒,父亲钱宽以渔耕为业,勤俭持家,生活还是十分困顿。钱镠15岁辍学,16岁开始以挑私盐贩卖谋生。唐朝法律规定,凡私自贩盐一石以上即处死,官府查缉也很严厉。为躲避官兵追缉,钱镠常常夜行晓宿,穿行于峻岭之中,奔走于两浙与皖南之间。受艰苦生活磨砺,钱镠慢慢养成了胆大心细、警觉机敏、坚毅刚烈、多谋善断等性格。贩盐间隙,钱镠用心习武艺、读兵法、识民情、熟地形,这为他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较好基础。


因功擢升 奄有两浙


唐末天下大乱,唐咸通十三年(872),钱镠应征从军,加入董昌为首的石镜土团。此后几年,钱镠跟随董昌,在平定了浙西镇遏使王郢作乱、黄巢偏师的几次战斗中屡立战功,得到董昌的常识和重用。唐中和元年(881),董昌升任杭州刺史,钱镠升任杭州都知兵马使。


唐僖宗中和二年(882),越州观察使刘汉宏背叛朝庭,派遣二万兵马屯军西陵(今萧山西兴),欲图攻取杭州。钱镠领军迎击,连战告捷。次年,刘汉宏亲率十几万大军再次围攻杭州,在黄岭、岩下、贞女三个镇分别安营扎寨。钱镠率军渡过钱塘江发动攻击,屡战屡胜。刘汉宏收拢残兵败将退守诸暨,钱镠又率军围攻,打得刘汉宏丢盔弃甲,溃不成军。唐僖宗光启二年(886),董昌与钱镠谋划攻取越州,并许诺,如攻下越州,则把杭州让与钱镠。钱镠率军从诸暨开赴越州,出曹娥埭,进屯丰山,一路多次打败刘汉宏军队的阻击。浙东将领鲍君福率部投降,钱镠攻克越州,擒杀刘汉宏。唐僖宗以钱镠讨逆有功,调董昌为浙东节度使兼越州刺史,授钱镠为杭州刺史。从此,钱镠便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。


唐昭宗乾宁二年(895)二月,威胜军节度使董昌在越州称帝,国号大越罗平。面对有恩于自己的老上级,钱镠先是力劝董昌:“你与其关起门来称帝作天子,使家族和百姓一同遭殃,不如打开城门作节度使,终身享受荣华富贵。”但董昌野心勃勃,不听钱镠的好言相劝。于是,钱镠带领三万精兵奔赴越州城下。在钱镠强大的军事压力下,董昌权衡利弊,表示要痛改前非,戴罪立功。钱镠见目的达到,随即还军杭州。谁知董昌阳奉阴违,叛心难改,当面应允取消称帝,暗地勾结淮南杨行密为后援,夹击钱镠,再扯叛旗。唐照宗乾宁二年(895)五月,朝廷委任钱镠为浙东招讨使征讨董昌。在杨行密派兵攻打苏州应援董昌的形势下,钱镠集中兵力专攻越州。经过一年多苦战,乾宁三年(896)五月,部将顾全武攻克越州,俘获董昌。在押赴杭州途中,董昌投水自杀。乾宁四年(897),朝廷以功升钱镠为镇海、镇东两军节度使。此后,钱镠四处征战,逐渐统一了浙江全境及苏南十三州。公元907年,朱温废唐自立,建立后梁,封钱镠为吴越王,后来又进封钱镠为吴越国王。


善事中国 保境安民


五代十国时期,藩镇割据,兵戈四起,龙争虎斗,弱肉强食。吴越国地处东南沿海,疆域小而国力弱。一面临海,三面受敌,北方和西方有吴国,南方有闽国,处于十分不利的战略位置。为此,钱镠审时度势,采取“巩固两浙、保境安民”的基本国策,竭力稳定国家。与其他一些藩镇穷兵黩武政策迥然不同,他在战略上以防守为主,在战术上力求速战速决,以确保国家稳定、生产发展。


朱温称帝时,罗隐曾劝钱镠举兵讨伐朱温,说:“大王为唐臣,义当称戈北向,纵无成功,犹可退保杭越,自为东帝。”钱镠却说:“吾若外讨,彼必乘虚滋扰,百姓必遭荼毒,吾以有土有民为主,故不忍兴兵杀戮耳。”为此,钱镠尽力搞好与中原小朝廷的关系,在位时朝贡颇丰,得到中原朝廷多次嘉许。


钱镠同时采取远交近和策略,千方百计搞好周边邻国关系。公元919年,后梁下诏令吴越国王钱镠讨伐淮南。钱镠任命第七子钱元瓘为诸军指挥使,从东洲攻打吴国。两军在长江边狼山江交战,结果钱元瓘大获全胜。同年七月,钱镠派遣钱元瓘率领三万多士卒向无锡进攻,结果大败。考虑到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,吴王杨隆演遣使吴越国,归还俘虏,钱镠也趁势遣使请求偃武息战,友好往来。自此双方休兵二十多年。


钱镠把主要精力放在兴国安民、发展经济上。首先是修建海塘。当时钱塘江水患时有发生,民不堪命。公元910年,钱镠征发民夫修筑捍海石塘,从六和塔到艮山门,采用石围木桩法,把石块装在竹笼内堆砌成大堤,在堤外再打下大木桩,使修筑的大堤十分牢固,不仅使杭州免遭大潮侵袭,并使附近大片平原变成不怕旱涝的良田沃野。钱镠也因此留下了“钱王射潮”的美丽传说。同时,钱镠组织百姓疏浚西湖、修治太湖,开辟航道,发展航运,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钱镠采取奖励垦荒、发展农桑的政策,发动百姓因地制宜在山区开垦低丘缓坡,在水乡修造圩田,并对垦荒者减免税赋,同时派军队到明州、苏州屯垦。钱镠还利用各地丘陵山地,发动百姓种桑养蚕,使蚕桑成为苏、杭、湖、秀、越、明等州的主要农经作物,为丝织业发展创造了条件。丝织业、瓷器业为重点的手工业快速发展,带动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,与北方各国和朝鲜、日本等海上贸易非常兴旺。


吴越国都杭州是两浙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公元893年,钱镠征发民夫二十万连同十三都兵,对隋唐遗留旧城加以重修扩建,城内建子城,城外建罗城。公元910年第二次扩建杭州城,从而奠定杭州城市基础。钱镠两次修筑杭州,在子城内建宫室殿堂,规模宏大,堂皇华丽。外围罗城西起秦望山,东濒钱塘江,南至江干,北到艮山门,方圆七十里,城墙坚固,易守难攻。民居建设鳞次栉比,星罗散布。市井繁华,商贸云集,杭州一跃成为东南沿海的大都会。


衣锦还乡 勤理政事


其父钱宽在世时,钱镠曾多次回乡,父亲钱宽避而不见,钱镠百思不得其解,于是抛开车骑旌旗,避开士卫亲兵,徒步去见父亲,问其缘故。钱宽说:“吾家世代以田渔为事,未尝有贵达如此,尔今为十三州主,三面受敌,与人争利,恐祸及吾家,所以不忍见汝。”这一席话如雷贯耳,对他日后采取保境安民的防守策略产生重大影响。


公元901年,钱镠衣锦还乡,大宴亲友,并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镜山为衣锦山,大官山为功臣山。公元910年,钱镠又一次衣锦还乡,大宴父老。宴会上,钱镠手执金樽高呤《还乡歌》:“三节还乡兮挂锦衣,碧天朗朗兮爱日晖。功臣道上兮列旌旗,父老远来兮相追随。家山乡眷兮会时稀,今朝设宴兮觥兕飞。斗牛无孛兮民无欺,吴越一王兮驷马归。”歌毕,亲自执壶,为老人们敬酒。


钱镠注意广揽人才,虚怀纳谏。他罗致了罗隐、沈崧、林鼎、皮光业等一批善运筹帷幄、治国安邦的文臣,及顾全武、杜棱、阮结、成及、马倬、杜建徽等一批智勇双全、能征惯战的武将。同时放手让自己的兄弟、儿子领兵征战,沙场建功。罗隐投奔钱镠前,曾投诗问路:“一个弥衡容不得,思量黄祖慢英雄。”借汉末三国时荆州黄祖不用名士弥衡反而加以杀害的故事,表示自己的疑虑。钱镠回信说:“仲宣远托刘荆州,都缘乱世;夫子辟为鲁司寇,只为故乡。”以王粲、孔子的典故比之,表示尊重人才和欢迎之意。罗隐性格高傲自负,语必嘲讪,钱镠却能委以重任,朝夕相处、形影不离。罗隐多次劝谏,钱镠都虚心采纳。


钱镠注意以身作则,法令严明。他的宠姬郑氏父亲犯法当处,左右都为他请求免死。钱镠不为所动,休了郑氏并将其父斩首。钱镠始终不忘吴越处境的危险,保持着高度的警觉。他用小圆木制成枕头,熟睡时头稍微一动就落枕惊醒,称为“警枕”。他在寝室里放置一个粉盆,夜里想起什么事,就立刻起床记在盘子里,以免遗忘。他命令侍女通宵值夜,一有人来报告,立即唤醒他。有时他半夜三更把铜九弹到楼墙的外面,用这种方法来提醒打更的人。有一次他悄悄出去,半夜里敲北城门,守门官坚持不开,第二天钱镠召见守门官,给他丰厚赏赐。


公元932年,钱镠病重,对所属文官武将说:“我的儿子们都愚懦,只怕难以担当大任。我死后,请你们从中择贤而立。”众人涕泣说:“元瓘跟随大王征战,功劳最大,其他兄弟都不及他,可以立他为王。”钱缪同意,便把吴越国王的印信授与钱元瓘,并告诫说:“将士们推举你为主,你要好好守住吴越,子子孙孙都应当事奉中原王朝,即使中原改朝换代,也不能失礼,切勿忘记! ”这年三月二十八日,钱镠辞世,享年81岁,赐谥“武肃王”,葬于故乡衣锦军之茅山,墓碑上题“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、尚父、守尚书令兼中书令、吴越国王,谥武肃王之墓”。